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成功案例 > 小程序风光上线背后,这里有一些你不知道的数据真相

小程序风光上线背后,这里有一些你不知道的数据真相

客观来说小程序的出现给线上线下的结合带来一种可能,二维码只能通过线下扫描的方式,意味着仅仅在需要使用的场景下,小程序才会出现。

       有人戏称是3年后的手机屏幕:



      在微信诞生的第七个年头,已然有了「抖动」整个移动互联网圈的能力。一时间,所有的公号开始出动,分析小程序里里外外的可能性以及最新搭上小程序「快车」应用们的可能性。

      除了行动派,互联网江湖几大派别纷纷前来围观,归纳下态度大致以下三类:

      第一种:观望派;

      第二种:吐槽派,认为小程序全是鸡肋,只有「阉割版」App,小程序没有那么好用,没有颠覆性的意义;

      第三种:小程序「神魔论」,高举小程序代替一切的大旗,砸碎所有App。

      客观来说小程序的出现给线上线下的结合带来一种可能,二维码只能通过线下扫描的方式,意味着仅仅在需要使用的场景下,小程序才会出现。

      下面这张图的数据来源于智投云对全网公开数据的实时监测,截止于2017年1月10日14时30分,共收录已上线的微信小程序共326个,涉及16个行业。




      就上图信息来看,生活服务、文化娱乐、金融、旅游出行,四大领域总计开发了172个小程序,占到总体比例的52.8%。

      生活服务、文化娱乐、旅游出行这类拥抱小程序不难理解,使用频次高但对app本身粘性要求不高,偏重工具属性,符合小程序「用完即走」的理念。只要在需要的时候出现,解决了特点场景下的某类需求即可,本身不用太重。

      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一些低频次应用号,对于这些应用号的接入,在降低推广及获客成本的同时,通过微信获得新用户也是合情合理。

      至于金融行业出现的32例小程序应用,倒是有些出人意料。因为金融领域对数据以及用户信息的要求都很高,而小程序这种「单一维度」的「快枪手」似乎很难让用户放心,毕竟动则几百甚至上千的获客成本也不是闹着玩的。不过深入查看那些金融领域的「小程序」,你会发现还是那些计算、外汇兑换这类工具型的居多。

      从最后的附表中你也会发现几乎不见大玩家的身影,巨头大玩家没必要凑这个热闹:重要且高频的应用也不需要接入小程序,因为用户经常打开,而且交互频次高,对体验要求很高,比如直播、视频。

      此刻上线的小程序,对不少初创型企业来说会是一次不错的契机。他们可以考虑通过小程序来试探MVP产品,因为微信拥有天然的传播能力和获客能力,而原生应用除了开发比较复杂外,推广成本极高,获客成本极高,这 些都阻碍了MVP的产品探索。

      从这个角度来说,小程序能让中国初创的互联网公司减少试错成本,提升成功概率。



更多其它案例
版权所有:佛山锐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|想了解小程序定制,商城,团队,步骤,费用,价格,多少钱,怎么做,哪家好请联系我们.  粤ICP备17099818号
Tel: 15015858137
Tel: 0757-63225905
QQ: 2306541245